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决定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而没有农业现代化,全面现代化也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业,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业,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这不仅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更是对农业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本期智库,我们邀请山西省农科专家,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史向远,为我们阐释山西农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并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选择上提出观点。
本期编辑:侯津刚
山西农谷(本网资料图)
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摘要:“科技创新、精准农业、绿色生产、供应链优化和农业智能化,”学习研究理解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范畴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
史向远:只有搞清楚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才能根据特点找到优势。现阶段我国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具体包括基因编辑、遗传改良、农业机械自动化等技术的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了更高产量和更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
二是精准农业,主要是通过利用卫星定位、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土壤、作物、气象等多种农业要素的精准监测和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效益。
三是绿色生产,主要是通过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模式的推广,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四是农业供应链的优化,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的全程可追溯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五是农业智能化,主要包括智能农机装备、智能温室大棚、智能灌溉系统等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山西有没有优势,在农业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快人一步?
摘要:丰富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产业队伍,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机制活力,山西在农业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储备、有条件,更有环境。
史向远:我省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积累的科研力量、人才梯队、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都为进一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强优势的创新资源和科研能力有利于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特别是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具备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效协同攻关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整合有效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全省农业领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利于支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从省委省政府到各地市都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和培育,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种养大户和乡土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和记娱乐怎么样的技术支持,能够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保障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七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考察调研山西,对山西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遵循,省委省政府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山西省还积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为新型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山西农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选择上有什么建议参考?
摘要:数智赋能、技能提升、品牌建设、资源整合,农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这些方面都是山西农业可以重点关注的发展路径。
史向远:要通过数智赋能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主要包括农业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建立起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监控和远程管理,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土壤湿度、气象变化等信息,及时调整生产措施;数据收集与整合,通过对数字化设备收集到的土壤数据、气象数据、作物生长数据等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和规律,优化生产方案;数智赋能还可以推动精准农业的实践,通过无人机、智能农机等设备,可以实现精准播种、施肥、灌溉和收割等操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并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引入智能化农业设备,如无人机、智能传感器、自动化灌溉系统等,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和高效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建立农业云计算平台,整合各类农业数据资源,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决策支持和培训指导,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此外,数智赋能农业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农业、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可以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推动数智农业的发展。
要通过提升农业生产者专业技能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现阶段提升我省农业生产者对数字化、智能化农业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对提升农业生产同样至关重要,有关部门要通过开展专项培训、建立示范基地、推广科技成果、构建新型经营模式、提供金融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业生产者的专业技能。
要进一步整合农业生产发展各类资源,激活农业发展活力。要加强我省农业特色品牌集群的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加强推广等方式增强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山西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建设智慧农业平台等方式优化生产资源;要积极推进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消除“数字鸿沟”;要积极推进农业数字化领域国内外合作,鼓励农业企业在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作用,面向国内外市场优化农业生产经营;要积极促进农业企业、科研机构、数字技术公司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化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本期专家: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史向远
史向远,男,1975年9月出生,山西山阴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担任“马铃薯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专家指导组第二组组长,山西省现代农业功能食品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省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大同市特优农业发展顾问;山西省杂粮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土壤肥料学会理事,山西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农业科学》第五届编委会委员。山西省重点专业镇科技特派团(第二批)云州大同黄花专业镇特派团特派员。
主要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主持国家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主持完成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1项,省攻关项目1项,校院级项目1项,主持院团队培育项目1项;参加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参加校(院)级项目11项,横向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通讯作者20余篇,sci收录论文3篇。以第一作者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农村技术承包二等奖2项。